※此主題已謝幕※
工作室名稱:Xcape Taiwan 實境密室逃脫
遊戲位置: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七段14巷19-1號B1
建議人數:4 - 6 人
活動時間:60 分鐘(含前後解說約100分鐘)
故事介紹:
街頭屢傳出人口失蹤事件,
調查局發現海德博士進行秘密實驗,
多位受試者失聯,博士涉嫌重大。
調查員透過線報進入博士實驗室搜索,
是否能尋回機密報告,
成功解救人質並且找出破案關鍵?
操作型密室不怕你動手,
獨特囚禁裝置保證驚叫連連,
英雄、狗熊只有一線之隔,
是否能夠成功解救人質?
----=----=----=----=----=----=----=----=----=----=----=----=----
遊戲人數:6 人
當時預約的主題其實是奪寶奇謀,但工作人員表示,該主題有角色任務,
我們這樣的新手團可能不太適合各自心懷鬼胎的主題。
長生殿又因場域較小,會顯得比較擁擠,建議我們可以改成這個變身怪醫,
雖然有伙伴會短時間與我們分開,但不久之後就能夠會合了。
當時的密室脫逃不像現在旨在讓玩家充分體驗,成功出逃,
不但有限制求助次數甚至無法求助,也有逃脫時間的排名表。
幾經討論之後,我們決定臨時換成這個主題。
-----
首先,我們需要選出一位夥伴單獨行動,
面對這種陌生環境,大家也不知道該挑誰,
工作人員表示,可以依照大家平時的喜好挑選,
例如最討厭的,最活潑的,最聰明的…
因為這位夥伴是必須在另外一個空間自己單獨處理一些事情,
並且等候大家會合,如果他獨處的時候能夠多做一點,
後面進度也會快一些,
我們討論了一會兒之後,將目光指向我們公認比較聰明大膽的人,
目送被小天使帶他離開,我們繼續靜靜的在原地等候。
-----
因為時日久遠,詳細的遊戲過程已經淡忘許多了。
過程中許多茫然的時候,
也是靠著夥伴們之間的合作討論才慢慢前進的。
與落單夥伴會合時,還互相詢問對方,
該怎麼打開中間這個門。
這時候對於資訊蒐集沒有敏感度,
常常只有著眼手能觸碰的範圍,
但其實天花板或地面,有些可以僅用眼觀察的資訊也非常重要。
故事流程還是比較單線進行。
到中後段,幾乎是一題卡一題的形式環環相扣。
-----
結論:
*最後因為謎題線索道具有點小,大家湊在一起過於專注,忽略後面蠢蠢欲動的夥伴,導致博士逃走沒有抓到。
*這種故事角色是夥伴隱藏身分的主題,我到了很多年後的今天還是常常忘記,總以為是某個工作人員或NPC會在裡面。
-----
<後記>
*這是睽違多年之後再次遊玩實體密室脫逃(人生第二場),當時心裡非常雀躍,期待能重溫那種解謎過程中的成就感和團隊合作的默契。不過,身邊的同伴似乎對這個活動興致缺缺,最初組隊的過程相當艱難。儘管如此,我依然保持著對密室的熱情,並且試圖說服身邊的朋友一起參與,但當時的條件並不理想,讓組建密室團變得十分困難。
*之後雖然有想要再去玩奪寶奇謀,但大家的參與意願都不高,人數一直湊不齊,最終就是不了了之。尤其當我得知工作室已結束營業,讓我完全無緣挑戰心心念念的主題,更覺失落。
*幸好,隨著科技的發展,資訊變得越來越普及,這也讓我逐漸接觸到更多關於密室脫逃的資源。現在,甚至有了專門的同好社群,讓我能夠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,分享彼此的經歷和心得,這也讓我更深入了解密室的魅力。能夠與更多熱愛密室的夥伴們一起合作,共同挑戰各種謎題。
*另外,越來越多的密室設計者也開始推出1-2人即可遊玩的密室,這讓遊玩變得更加靈活方便。無論是朋友間的小聚,還是隨時想挑戰自己的時刻,都能輕鬆安排。這樣的改變不僅讓遊玩人數的門檻降低,也讓密室脫逃的體驗更加多元化,可以根據不同的心情和需求來選擇不同風格的密室。
*原來我從這麼早就開始使用眼神投票啦!